今年以来,清城区重点推进“环卫安全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培训全覆盖、隐患全清零、演练全场景、监控全智能”的“四全”模式,以“零距离监管、零隐患堆积、零缝隙防控”为总目标,综合运用培训筑基、治理攻坚、演练强盾、智慧赋能等多种手段,全面提升环卫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实现零伤亡事故,为全市环卫安全生产提供“清城样板”。
培训筑基,责任链条“零距离”贯通。以“全员覆盖、精准施训”为原则,分层分类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推动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推行“理论+实操”双轨培训。组织司机、安全管理员及一线作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25场,覆盖800余人次,内容涵盖压缩运输、主次干道保洁等专业安全规范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并设置车辆操作、消防器材使用等实操考核,合格率达100%。同时,创新采用环卫行业警示案例教学,通过情景还原强化风险辨识能力。落实“岗前十分钟”安全教育。推行每日班前安全例会制度,每日作业前由班组长强调当日安全要点,如高温天气防中暑、机械操作禁忌等,上半年累计开展安全教育180余次,形成“人人讲安全”的浓厚氛围。严格专项技能认证。对垃圾转运车司机、高压冲洗车操作员等高风险岗位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上半年新增持证人员5人,全区现高风险岗位持证人数达200人。
治理攻坚,风险隐患“零堆积”清零。树立“隐患即事故”理念,建立“排查—整改—回头看”闭环机制,上半年累计整改隐患问题28项,整改率100%。全域排查“三张清单”。设施清单:对辖区范围内6座垃圾中转站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设备老化、电路裸露等问题,更换破损消防器材11套,维修压缩设备6台。车辆清单:严格环卫作业车辆安全检测,淘汰超标排放车辆3台,新购作业车辆2台,加装倒车雷达及盲区监控系统2套。作业清单:针对道路清扫、水上保洁等高风险作业,落实巡检制度,目前共纠正不规范操作6起。推动智慧赋能监管。投入30万元打造智慧监控平台,为全区74台环卫作业车辆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及驾驶行为监测设备,实时预警超速、疲劳驾驶;建立智能酒驾检测系统,实现司机岗前实时上传测试结果,线上线下联动监督,上半年违规率同比下降11%。
演练强盾,应急响应“零缝隙”衔接。坚持将实战演练作为检验预案、磨合机制、提升能力的关键抓手,着力打造无缝衔接的应急响应体系,上半年累计组织演练2场次,参演人员达50余人次。聚焦高频风险,开展多场景实战检验。围绕垃圾中转站火灾、环卫作业车辆交通事故等环卫领域易发、高风险的突发事件类型,定期组织模拟实战演练,重点检验初期火情扑救与报警流程、人员紧急疏散效率、事故现场警戒与伤员初步救治、信息快速准确上报机制等。紧扣作业特点,推行“一环节一对策”专项演练。清运环节演练侧重模拟垃圾转运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自燃的应急处置,涵盖车辆紧急停靠、使用车载灭火器初期灭火、报警求助、防止次生事故等关键步骤。保洁环节重点演练一线保洁员在高温天气下作业突发中暑的紧急救援,内容包含识别中暑症状、实施现场降温急救措施、呼叫支援及送医流程等。通过反复演练,应急队伍的快速响应速度和现场处置能力有效提升。
清远市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年7月11日